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教学全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按照院党委固化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成果的部署,2月17日下午,侦查系开设教学论坛,组织全系教师就《如何上好一堂课》开展研讨交流。侦查系联系院领导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朱琨,教务处处长王智军参与了研讨。
全系教师首先观看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比赛录像,对选手组织教学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联系自己的日常教学就如何上好一堂课发表了见解。论坛中既有共识,也有不同观点,形成相互碰撞、积极争鸣的氛围。
论坛围绕课堂教学在如下几方面形成了共识:一堂好课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敬业精神,才能传道、授业、解惑,用心、用力实施教学;一堂好课同时需要注重育人,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树人,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警察素养的要求,有机地嵌入到课堂教学中;一堂好课还需要教学方法和内容与时俱进,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入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一堂好课更需要贴近实战,专业系部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实战资料和教学资源,并将其吸收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内容既具备理论基础,又鲜活实用,增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效果。
王智军处长在论坛上针对课堂教学是讲理论还是讲实践应用的争议时指出,大学课堂传授的理论是在靠近真理,讲解的实践是在指向价值,大学教师在这两个方面应做好平衡,不能因长于理论研究就贬低实践价值,也不能因为长于实践研究就否定理论贡献。大学教师要努力做到四个层次:从有教无类到触类旁通,从触类旁通到通则达人,从通则达人到达人达己。教师在这四个层次的努力过程中,就自然会从上好一堂课,到上好一门课,进而上好多门课,最终成为一名好教师。
朱琨书记在论坛最后作全面点评时指出,侦查系就《如何上好一堂课》开展讨论交流,选题很好,很有必要。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做了很好的发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当前公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院党委提升教学水平、建设一流公安院校的部署和要求下,固化和用好教学技能大赛的成果,侦查系开了一个好头。
朱琨书记认为,一堂好课应表现出如下十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二是课堂指令清晰、气氛活跃;三是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四是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五是信息量、思维量、延伸量大;六是提供学生个性表现、体验成功;七是多种媒体创设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八是提供当堂训练当堂反馈;九是能够回答学生个性化问题;十是能够引起笑声、掌声。
朱琨书记指出,上好一堂课要把握好三个核心要素:新、活、实。新,就是课堂传达的知识体系要新;活,就是教师授课的方法技巧要灵活;实,就是教学内容和目标要贴近实战。
朱琨书记就如何上好一堂课,提出了自己的路径思考:一是少做照本宣科的搬运工,多做知识学问的翻译家;二是教学形式“活”起来,教学才能“火”起来;三是用好课堂“磁”因子,增强教学“场”效应;四是施教者“知行合一”,受教者紧随其后。
两个小时的教学论坛,引发了侦查系全体教师对新形势下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思考,激发了全系教师回归课堂,提升教学水平的热情。(侦查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