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区域安全建设一体化与法治化”学术会议在学院举行
来源:侦查系 发布日期:2021/11/29 点击量:

1127日,江苏警官学院举办“区域安全建设一体化与法治化”学术会议。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海关缉私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省内公安系统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侦查系、公安管理系及学科部全体人员及学生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出席会议。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研讨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新时代区域安全一体化与法治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言献策。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薛宏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指出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区域安全建设一体化和法治化已成为时代的焦点。区域一体化建设对“双循环”格局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法治思想对区域安全一体化和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法治思想为指引,大力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发展。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德明作了题为“总体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论谱系”的主题报告,认为应以后现代社会、风险社会、网络社会相交融的社会理论语境从理论上来解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时代语境的判断。基于对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安全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他指出新安全论(复合安全论)的方法论是一种破解安全研究国家安全范畴一元论的方法论,安全化的方法论。基于对风险社会理论逻辑中的总体国家安全的梳理,他认为安全与风险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基于对法学理论视域下的总体国家安全的梳理,他指出安全(风险)治理的法律发展方向。由此,他认为应当以问题综合逻辑来研究总体国家安全。

江苏大学法学院院长李炳烁教授作了题为“长三角区域社会治理一体化的理论逻辑与法治路径”的主题报告,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内蕴了制度、标准、法治三个体系下的区域一体化治理的理论逻辑,应以协同立法、协同执法、协同司法来推进区域社会治理发展。

南京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束健作了题为“科技为矛,忠诚为盾 构筑缉私领域国家安全新防线”的主题报告,认为可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落实国家外交政策、新兴领域安全治理等视角建构缉私领域国家安全新防线,海关缉私刑事法律实践不仅是犯罪治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规范和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教授作了题为“长三角生物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构想路径”的主题报告,认为在长三角地区应明确生物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目标及遵循的实践原则,把握重点领域问题,厘清具体举措并制定效果评价体系。

来自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的10名同志,分别从民转刑案件防控、市域社会安全感评估、网络安全工作的机遇及挑战、疫情防控视角下的国家认证能力、大数据时代区域安全的风险维度及总体性治理范式等维度,就区域安全建设一体化与法治化作了研讨发言。

通过本次研讨,参会干部教师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相关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承办部门将以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等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增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