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多元化,高等学校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它在大学生精神世界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虽然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他们还没有广泛接触社会和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还不深刻,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特别是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对外开放以后,国门打开了,我们和西方的交往多了,西方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乘机而入,对一部分大学生产生影响。同时,受市场经济求利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自由原则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在影响大学生。从大学生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现代专门科学知识,毕业后将成为各单位各部门的骨干,成为担任一定职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因此,不论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还是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未来的重要作用,都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论信念,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二、教育大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就是要坚持集体利益的至上性,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性,坚持个人利益的合理性。集体主义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上,并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相信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只有凭借自己主体的发挥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他们特别珍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要教育大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个人利益,反对个人主义。
三、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一些人不能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金钱经济,片面夸大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受社会上这种“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 的影响,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什么专业好赚钱就读什么专业。选择工作时,考虑待遇和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少有问津。我们必须让大学生懂得,大学阶段其角色是学生,其职责和任务是完成学业,不是商人角色,也不是其它角色。在义利关系上,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义、求善的成份,又要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重功利、求真、爱智的价值取向,形成新型的“义利统一”观,做到义利并存。大学生本质上是一个消费者,应该树立以勤俭朴素为荣的思想。要提倡艰苦奋斗,过份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只能使人步入歧途,甚至会灭亡自己。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金钱观教育的同时,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自由观念、竞争观念随之产生,大学生也强烈地感觉到“铁饭碗”、“保险柜”已成为历史,任何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竞争素质的培养和竞争意识的引导,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意识。既要鼓励大学生勇于竞争,注重开拓进取,又要坚决反对西方利己主义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主义;既要强调优胜劣汰,又要强调互助合作、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既要讲求目的的正当性,又要讲求手段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使大学的竞争意识健康发展。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参与竞争,这样才能调动自身的主体性和进取性,有助于形成平等、竞争、效率、奋进的观念,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精神。
|